鏡頭的基本規格與技術參數
●ALC/Automatic Light Control
為了控制影像輸出使其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針對輸入光的變化而進行的自動光量調節功能。在CCTV鏡頭領域,該功能主要被用來作為測光,在實行自動光圈調節時測試平均影像信號
●光圈/Iris
有自動方式和手動方式。自動方式下,根據攝像機的映像信號或者控制信號對鏡頭的光圈進行調整。鏡頭光圈的控制回路有內置于相機側的DC驅動方式和內置于鏡頭側的影像驅動方式。而且,有些還可以在自動方式上通過切換進行遠距離手動控制功能。
●法蘭焦距/Flange Focal Distance
攝像機上安裝鏡頭的基準面,也即從法蘭到焦點面 (也稱像焦點)為止的距離。也稱法蘭后退。
●后退聚焦距離/Back Focal Distance
指從鏡頭的最終曲折面的頂點到像焦點的距離。也稱后退焦距。
●可視光/Visible Light
通過人眼可感知的光。波長約在380~780nm范圍內的電磁波。
●波紋/Moire
兩個不相同的規則變化在重合后出現的干涉模樣。如果表現在電視上,在攝像單元的象素間距上,被拍攝景物的模樣發生干涉,出現了同現實所不符之粗糙的模樣。
●F號碼/F-number
表示鏡頭明亮度的數値。也稱F値。如果將光學系的焦距定為f,鏡頭的口徑(入射瞳的口徑)定為D,可以表示為F=f/D。成像的明亮度與F的平方成反比,F號碼越小,光學系越明亮。一般情況下,標示于鏡頭上的光圈刻度上用到F號碼,1,1.4,2,2.8,4,5.6,8,11,16…,每隔一段亮度減半。按照公比√2級數表示。
●口徑比/Aperture Ratio
與F號碼相反。為光學系入射瞳徑和焦距的比。表示光學系的亮度。比如焦距50mm,入射瞳徑25mm的鏡頭,用1:2表示。
●扭曲變形/Distortion
信號傳送系,由于某種原因,出現了信號輸入同信號輸出之間存在不相同的結果。可分為直線形變和非直線形變。在畫像方面,表現為相對于輸入光學像,畫面上出現了幾何學上不相同的成分。光學系在垂直于光軸的平面上的物體圖形的成像與物體圖形有不相同時稱為出現了象差。也稱歪曲象差。
●非球面鏡頭/Aspherical Lens
至少有一面為球面(含平面)以外的曲折面的鏡頭。用于通過利用少數鏡頭構成較少象差的光學系的情況下。例如,CCTV鏡頭用于 F値明亮鏡頭的制作。
●分光透過率/Spectral Transmittance
對于單色光的透過率。對于單色光的透過率也可以作為波長的函數進行使用。
●有效口徑/Effective Aperture
從光軸上的無線遠點發出,在光學系上,光線束可以通過鏡頭之物體空間的直徑。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空間頻率特性(OTF)中的振幅特性。正弦波幅度的像的對比度變化可以表示為空間頻率函數。相當于OTF的絕對值。一般情況下,如果MTF較高,畫象的銳度較好,拍攝IMEGA圖表時變調度變高。
●固定焦點鏡頭/Fixed Focal Length Lens
焦距無法改變的鏡頭。除標準鏡頭外,還有望遠鏡頭,廣角鏡頭等各類鏡頭。一般來說,成像精度比可變焦距的變焦鏡頭要好。
●手動變焦鏡頭/Varifocal Lens
可改變焦距的鏡頭。通過變動主鏡頭前的附加鏡頭,可實現連續性的變焦,與電動變焦鏡頭不同,成像面也在同時發生移動。也稱可變焦點式鏡頭。
●電動變焦鏡頭/Zoom Lens
通過將光學系的一部分沿著光軸移動,在不改變像面位置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焦距的連續變化的鏡頭。電視攝像機用變焦鏡頭,一般由變焦用的變焦鏡頭系和成像用的成像鏡頭系構成。通過移動變焦鏡頭系或者成像鏡頭系的一部分鏡頭,實現焦點對焦。
●變焦比/Zoom Ratio
對變焦鏡頭或者可變焦點鏡頭來說,即為最大焦距和最小焦距的比值。用來表示攝影視角可以變化的程度的值。
●電機控制/Motorized
為了實現變焦鏡頭的變焦?對焦?光圈的遠程操作,通過直流電機等進行的電動化功能。
●電壓計/Potentiometer
主要為用于預調電機控制變焦鏡頭的變焦?對焦?光圈而與其發生聯動的位置檢測器。
●針孔鏡頭/Pinhole Lens
縮小對物側的開口口徑,可以通過直徑為1~3mm左右的針孔狀小孔進行拍攝的鏡頭。由于縮小了對物側的口徑,為了保證鏡頭能夠獲得足夠的光線,需要將物體側鏡頭的焦距設置得極其短,為了能夠透過較厚的墻壁,有可能會與中轉鏡頭系搭配使用,此時,成像會出現上下左右反轉的情況(180°旋轉)。
●添加裝置/Range Extender
安裝在主鏡頭后側,延長焦距的光學系。焦距變長至添加裝置的倍數值。鏡頭的亮度削減至倍率的平方分之一。也稱后側轉換式鏡頭。
●ND過濾器/Neutral Density Filter
針對光線的可視光譜部分的各波長,實行基本上均等透過(非選擇性的透過率)的過濾裝置。主要用在不改變光的波長成分,以及不改變光學系光圈的前提下,希望減光的情況。
●點式ND過濾裝置/Spot ND Filter
為了擴大光圈的調整范圍,配置在光圈近傍,覆蓋光圈口徑一部分的點狀ND過濾器。也有配合攝像單元的分光感度,表示近紅外領域位置的ND特性的情況。
●視角/Angle of View
通過光學系角度來表示的一定畫面內可以拍攝到的景物的范圍。一般通過畫面的最大直徑方向來表示。對于像電視攝影一樣畫面為長方形的情況,指的是相對于對角線可以拍攝的范圍。此時,可拍攝的水平方向的范圍多作為水平視角,垂直方向的范圍多作為垂直畫角來考慮。
●解像力/Resolution Power
指鏡頭、攝像裝置等的細節部分再現能力的界限值。鏡頭是指等間隔白黒縞幅度的間隔發生分離,可見到的最小縞間隔置(mm)的倒數。電視攝影是指最小間隔的縞在畫面的高度方向包含的白和黑的縞的總計條數。可作為解像度的同義詞使用。
●示意尺寸/Image Size
指該鏡頭規格上所具有的像面的尺寸,或者,指相機使用的畫像尺寸。示意尺寸按照有效畫面的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尺寸進行表示,一般稱其為攝像管的管徑。固體撮像單元由于是在撮像管的示意尺寸上出現的,也可同樣加以稱呼。
●微距拍攝距離 /Minimum Objectdistance
被攝景物的最近可拍攝距離。一般來說,廣角鏡頭的較短,望遠鏡頭、變焦鏡頭的較長。
●攝影范圍/View Angle
充分遠離的拍攝景物的范圍。根據攝像單元的大小和鏡頭的焦距來決定,可通過以下的理論公式來計算。W=w×L/f,H=h×L/f(W:拍攝景物的寬幅,w:撮像單元的有效寬幅,H:景物的縱長,h:撮像單元的有效縱長,L:拍攝景物和鏡頭主點間的距離,f:鏡頭的焦距) | 發布時間:2011.09.30 來源:heaze.com 查看次數: